(2025年3月6日更新)
我们鼓励您本月加入月食爱好者的行列,因为夜空即将呈现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月全食,让我们眼花缭乱。 2025年3月13日至14日夜间,月亮将进入地球阴影约一小时,呈现出深红色,有人称之为“血月”。北美和南美将提供最佳观赏体验,而部分地区的观测者欧洲可能在月落时看到月食,而东亚地区则会在月亮升起时看到月食。以下是NASA提供的月食可见性地图的可视化链接: https://svs.gsfc.nasa.gov/5473
但月食为何如此重要?几千年来,月食一直吸引着人类的目光,它既是令人惊叹的奇观,也是重要的科学事件。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的中心时,月食就会发生,地球投下的阴影使月亮呈现微红色。除了视觉上的壮丽之外,月食还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文化意义。
月食分阶段展开,首先是半影阶段,此时月球进入地球的外影(半影),导致略微变暗。接下来是月偏食阶段,此时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内影),导致明显的变暗。月食的高潮是月全食,此时月球完全被地球的本影所笼罩,呈现出其特有的红色。这是由于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发生散射而发生的——这一过程类似于我们看到红色日落的过程。
月食为天文学家提供了研究地球大气层和月球表面的独特机会。通过分析月食时的颜色和亮度,科学家可以获得有关地球大气层成分和密度的宝贵信息。月食期间没有阳光直射,也使得人们能够更清晰地观测月球表面,从而有助于地质研究。

天文摄影师拉里·伯奇 (Larry Byrge) 借助探索科学 ED102 空气间隔三重折射望远镜拍摄了这张 2022 年 5 月 15 日月全食的照片。
我们联系了月球专家罗伯特·里夫斯,探讨月食的科学价值:里夫斯强调了丹戎月食等级的重要性,该等级用于对月全食期间月球的亮度和颜色进行分类。等级范围从L=0(几乎看不见,月亮颜色暗淡)到L=4(明亮的铜红色),反映了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的折射程度。这种折射受到火山爆发、空气污染和云层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应用丹戎尺度,科学家可以追踪大气随时间的变化。例如,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后,由于平流层火山灰浓度高,月球显得异常黑暗。比较几十年来的日食亮度有助于研究人员监测大气透明度和污染水平的趋势。
月食研究从西奥多·冯·奥波尔策(Theodor von Oppolzer)的《五千年月食法则》(1887年)发展到弗雷德·埃斯佩纳克(Fred Espenak)和让·米厄斯(Jean Meeus)的《五千年月食法则》(2009年),后者提供了精确的月食预测。将这些研究与丹戎尺度相结合,科学家可以将月食用作天然的大气传感器,从而提供一种独特的方法来观测地球环境的变化。
在我们准备见证这一天文事件之际,值得回顾一下我们所知最早的月食记录。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一记录可能属于巴比伦人。
在史册中,古代文明凝视夜空时,既充满惊奇,又充满敬畏。在这些早期天文学家中,巴比伦人以其细致的记录和对天象的深刻理解而脱颖而出。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记录之一是已知最早的月食记录,它出自巴比伦的《埃努玛·阿努·恩利尔》泥板,具体来说是第20号泥板,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1375年左右。
对巴比伦人来说,天空是神圣信息的源泉,而像月食这样的天文事件则被视为强大的预兆。《埃努玛·阿努·恩利尔》泥板全面收集了预兆和天文观测数据,捕捉了神灵与宇宙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第20号泥板因其对月食的详细记录而引人注目,展现了巴比伦人高超的观测技巧。 这些记录不仅提供了日食的精确时间和特征,还成为占星预测和制定更精确历法的有力工具。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这些事件,巴比伦人完善了他们对月球周期的理解,并影响了后来在其天文成就基础上发展的文明。
月全食(2021年5月26日)
由 rdk_CA 在 Astrobin 上发布: https://app.astrobin.com/i/fdu20j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在发布前都会经过审核。
此站点受 hCaptcha 保护,并且 hCaptcha 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适用。